大理博物馆展览

admin · 2023-01-01 18:21

大理博物馆展览

  美好时间博物馆前身是杜文秀总统兵马大元帅府。杜文秀是晚清秀才,因对清朝腐朽统治不满而领导回彝起义,雄踞大理,自号 “总统兵马大元帅”。后因战事不利而派子结交英帝国(见Panthay Rebellion),有卖国性质。网传杜曾献 “四箱大理石” 于英皇,疑为造谣,因我在大英博物馆官网未搜到这四箱大理石的图片。

  历史文物展厅里,展出了大理自远古时代至今的相关文物。5000 年前,白族在此繁衍,并进入石器和青铜时代。汉武帝元封二年(前 109 年)在大理设置叶榆县,唐宋两代南诏、大理国先后在此建都 500 余年。1253 年忽必烈攻破大理,建立云南行省,是为云南省治的开启。明清两代,大理作为滇西的枢纽,有 “文献名邦” 之称谓。

  陶马,西晋太康十年(289 年),大理市北郊荷花寺村西晋墓出土。这尊陶马哪怕作为明器,也过分粗制滥造了……

  【左】龙首铜灯,东汉,大理市下关大展屯村东汉墓出土。【右】铁心彩绘翁仲俑,西晋太康十年,大理市北郊荷花寺村西晋墓出土。

  【上】铜柄铁刃剑、铜柄铁刃矛,西汉,大理市海东金梭岛遗址出土。【下】青铜钺,西汉,大理市海东金梭岛遗址出土。

  【左】仙人龟鹤铜镜,大理国,大理寺境内征集。【右】八卦铭文铜镜,大理国,大理市佛图寺塔清理。

  仲尼式七弦琴,明代,杨士云后人捐赠。杨士云(1477-1554 年),字从龙,号弘山,大理喜洲人,云南著名学者、诗人、文学家。明弘治十四年(1501 年)应云南乡试中举,获解元。明正德十二年(1517 年)丁丑科进士,历官翰林庶吉士,兵科、户科给事中,湖贵两省官职。嘉靖年间辞官归隐,潜心经学和历史研究并诗文写作。今寸《杨弘山先生存稿》等诗,著有《大理府志》等文献。

  卜甲(复制),商代,原物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。主要内容为祭祀卜辞,祭祀对象有祖甲、祖乙、妣庚三位先人。

  “爰” 罍,商代晚期,1984 年 11 月河南安阳市戚家庄东 269 号商代墓葬出土。口沿内一侧铸一铭文 “爰” 字,阴文。

  “爰” 爵,商代晚期,1984 年 11 月河南安阳市戚家庄东 269 号商代墓葬出土。腹壁铸一铭文 “爰” 字,阴文。

  虢仲簋,西周晚期,1990 年三门峡市虢国墓地 M2001 出土。在国博豫博都藏有从虢国墓地出土的展品。

  旬邑权(复制),秦代,原物现藏天津博物馆。横梁左右两侧有阳文篆书 “旬邑”,权体八面有秦始皇和秦二世的诏书,书体为小篆。

  曾子甗,春秋。内壁铸铭文 21 字:“隹曾子中 [讠妻] ,用其吉金,自乍旅甗,子子孫孫其永用之。”

  【上】玉印,战国。【中】空首布币,东周-战国。上有 “武”、“卢氏”、“三川釿”、“明” 等文字。

  “见日之光” 铜镜,汉代。此铜镜较为特殊,在阳光或平行光照时,可以呈现镜背面的纹饰和铭文,恰似光线从铜镜透过一般。其背面铸有 “见日之光,天下大明” 八字。

  曹全碑拓片。曹全碑全称《汉郃阳令曹全碑》,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(185 年),现藏于西安碑林,是目前我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、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,是汉隶圆笔的代表作。

  子游碑拓片。子游碑于汉元初二年(115 年)六月刻,隶书。碑断为二,上截存 93 字,称《贤良方正》,下截存 78 字,称《子游残石》,首行有 “允字子游” 等字,清嘉庆三年(1798 年)四月出土于安阳丰乐镇之西门豹祠旁,后移至孔庙,为著名的 “安阳残石四种” 之一。

  《许氏说文》、《急就篇》、《龙文鞭影》,清代。《急就篇》为西汉元帝黄门令史游作,是古代教学童识字的字书,取该篇首句 “急就奇觚与众异” 的前二字而得名。《龙文鞭影》原名《蒙养故事》,明代万历萧良有(小良友?)撰,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并改名。

  【左】木活字,明末清初。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,后代发展了锡活字、木活字、铜活字、铅活字灯。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,仅次于雕版。【右】铜活字,近代。中国铜活字流行于 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的南方,最早的有明代弘治三年(1490 年)俺们无锡的华燧以铜活字印成的《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》五十册。

  元音寿牒(复制),清代,原物藏故宫博物院。为乾隆五十五年(1790 年)乾隆八十寿辰之际,善拍马屁的和珅等人将 120 条吉祥寿语篆刻成印章,然后用巧匠将其缂织成印谱进献给乾隆的寿礼。

  宝典福书(复制),清代,原物藏故宫博物院。为乾隆五十五年乾隆八十寿辰之际,大臣金简精选乾隆皇帝带 “福” 字的章句 120 条篆刻成印,并将印谱集成长卷作为乾隆的寿礼美好时间。

文章推荐:

云南博物馆汉晋

大理博物馆展览

新春游惠山古镇

上京走马游定陵

布勒雪山一日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