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,深刻地阐释了“生活即教育、社会即学校、教学做合一”的关系。两千多年前的泗水河畔生活记录,55岁的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,开启了中国古人的游学之风。西汉时期,司马迁跑遍大半个中国创作了史学巨著《史记》;明朝,徐霞客游学经历成就了《徐霞客游记》;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,清政府先后派出幼童120名赴美国留学,成就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、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、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、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、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等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。
齐鲁青少年核心素养研学基地&齐鲁晚报小记者训练营与学校、社会互动互补,联合整合,共育人才,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平台。截至目前,研学旅行已走过八年,以“定位高端、特色突出、个性定制、体系完整、课程面广”为总要求,开发课程200余套,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学段,课程涉及乡土乡情、县情市情、省情国情,参与青少年几万人次。研学中3000多篇富有情怀的文章发表在省媒齐鲁晚报,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积极的影响。
研学旅行,是孩子们的成长之旅。研学中,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得以萌生,爱国之情得到激发。研学旅行,更是青少年的有为之行,他们践行着书本中、学校里所学的知识,同时用他们蓬勃的生命力推动着时代的发展。八年来,在全社会的理解、支持、呵护和帮助之下,我们打造起了齐鲁大地上较有影响力的青少年研学旅行平台。在此,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单位、学校和家长,让我们共同努力,带领孩子们观察世界风情、丈量祖国河山,为每个孩子注入适应未来的力量!
为了让学生拓展视野,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我校与齐鲁晚报联手为学生打造了“走进城市职能管理单位 体验不同职业风采”的研学旅行活动。
“探秘智慧城管,感受科技魅力——走进淄川行政执法局”。在智慧城管指挥大厅,工作人员通过动画短片,介绍了智慧城管的主要职责以及各类城市管理案件的受理、派遣、处置、反馈等工作流程,向孩子们展示智慧城管智慧管理。“仰望金盾情暖心,拥抱平安我能行——走进淄川公安”。初次来到派出所,学生们既紧张又兴奋。他们被巡特警带来的武器、警械所吸引,并亲身体验各类器械,练的不亦乐乎。于是孩子们对派出所和警察这份职业又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。“检徽闪耀,开启原生态育朵之旅”。孩子们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工作人员的敬业,更明白了法律不仅约束我们,而且爱护我们。
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们磨炼了意志,锻炼了能力,增进了同学情、师生情,增强了团体意识,留下了难忘的生活记忆。在研学旅行中,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,更收获了童年的一份欢乐,为每位孩子留下了一份美好的童年记忆。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法,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动力。
最美的风景在路上,最好的学习在脚下。正如《纲要》所倡导的“学生能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、增长见识、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、提高学习兴趣,全面提升综合素质”。我们将一如既往举行这样的活动,丰富学生生活,提升学校品质。
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、综合全面的时代,需要当代学生具备优秀的核心素养、全面的知识体系和高尚的道德修养,做一个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超强的实践能力的多元化人才。在学校课堂教学中,学生的参与机会太少了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我们要树立大教育观,要让学生从狭隘的课堂中走出来,努力打破课堂和作业形式的封闭性,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,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。
齐鲁晚报小记者活动带学生深入各行各业,成功地把孩子们从教室小课堂引向生活大课堂,延伸了课堂知识,拓展了学生的视野,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互相促进,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,又增长了见识。有齐鲁晚报小记者这样一个健康有益、积极向上的团队带领,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整体素质得到更快地提升。
小记者活动犹如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未来的天窗,帮助学校课程与社会“接轨”,让学生可以自由翱翔,飞向更远更美的未来。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人生是走出来的,思想是撞出来的,命运是闯出来的。孕育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,不是狭仄的三尺书桌,而是广阔的壮丽山河,灿烂的华夏文化。
金城中学,携手齐鲁晚报,立足精品研学,扎根明德至善,千山万水,始于足下,不囿于书本,不梏于课堂,看历史观现实,睹人文思未来,金城的学生阔步走在研学的道路上,采撷丰富的知识、陶冶高尚的情操、学会快乐的成长!踏着历史的脚步,领略万里风采,穿越千年时光,养我浩然之气;怀着美好期待,触摸青春梦想,带着未知的渴望,探究中华文明。立德树人,培根铸魂,在活动中体验,在实践中成长。启航金城号轮船,高举“明明德”旗帜,研学大千世界,美丽心灵绿洲。生命的能量在脚下,最好的课堂始终在路上。
2019年11月30日是孩子们最难忘的日子,这一天开启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研学之旅——融身千年文明,踏觅中华智慧!作为家长我很开心,在此我代表家长们向组织这次研学之旅活动的《齐鲁晚报》小记者训练营和淄川区黑旺实验小学表示衷心的感谢!
这次研学之旅,包含了研学导师、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。出发前教官对孩子们进行了严格的军训,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军人的气质、军人的作风,小到走路姿势、行为举止,大到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进步。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誓词“我们是光荣的齐鲁儿女,齐鲁的未来在我们手中……”孩子们出发了。
老师发来的研学图片,让我深刻感受到这次研学之旅对孩子们成长的意义。此次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淄博的文化大门,深入腹地,通过文图和影像以及各类实物,探究其背后隐含着人与时代更替的故事,感悟淄博历史变迁和地域文化元素,真正融身到中华千年文明中,在近距离感受和触摸中提高了孩子们提出问题、探究问题的能力,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,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。
立德树人有道,春风化雨无声。引导青少年“扣好第一粒扣子”,这是习总书记的殷切希望。学校组织的这次研学之旅,运用了一切正能量的教育基地和设施,不仅倡导孩子们把学习与红色研学实践相结合,促进了书本知识和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,还激发了他们对党、对国家和对人民的热爱之情,使他们从小感悟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。让孩子们在游玩的同时,做到了游学感悟兼得,吸取着历史带给他们的丰富的精神食粮,激励着他们好好学习。
研学是一场身心的体悟与感悟,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,少年强则国强!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,在实践中成长,时刻准备着为人民服务,为祖国奉献!
研学旅行我参加过很多次,大都是与传统文化有关,而这次我们学校和齐鲁晚报组织的研学是走进城管局,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单位,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。
听过、看过、体验过才知道,原来城管局的工作有这么多,管理的手段这么高科技。无人机巡逻,全方位的进行摄像和电子扫描;数字执法,30公里、40余条大公路,通过监控记录下违法行为发到城管局的监控中心,GPS定位来到事发地点解决问题;将违法行为用手机拍下后,发送至应用上,便于联合行动,最后执法人员采集信息上报、处理后结案,速度之快、效率之高。智能停车,关乎个人信用问题。
古人云,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”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维护城市形象,“少年强则国强”,我们要好好学习,长大后认真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,为祖国奉献,为人民服务,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奇迹!
研学主题:皿道,茶道,教你学做人生道理——陶琉文化、茶文化研学之旅 研学基地: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记录英文翻译日常生活记录英文
文章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