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我们党正在进行伟大斗争、建设伟大工程、推进伟大事业、实现伟大梦想,形势环境变化之快,发展稳定任务之重,矛盾风险挑战之多,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见。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发展稳定任务, 党员领导干部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。如何抓住机遇,迎接挑战,完成党和群众赋予自己的责任,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做到“三思”而行。
“思责” 。“天地生人,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;人生在世,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。”群众看党员干部,看身份,更看责任。群众对党员干部一分信任,就意味着党员干部肩头有十分责任。孔子曾说:“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。”不要愁没有职位,该愁的是拿什么来立在这个位置上。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“有为才有位,有位要有为”。我们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,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,学会“跳起来摸桃子”,树立“想干事敢干事”的主动态度,始终保持一种奋发有为的动力,时刻保持一种火烧眉毛的紧迫感,始终保持一种夜不能寐的危机感,有为有责,挺身发力,在体现党员的优良品格的同时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。
“思危”。 “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”“危”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要时刻警惕“精神懈怠的危险、能力不足的危险、脱离群众的危险”。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,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,始终保持头脑清醒、居安思危、未雨绸缪,常以忧患之心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,始终警醒自己:当一天领导干部学习进取,考验就存在一天。慎则不败,只有做到终身之忧,才能无一朝之患。
“思变”。 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”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、满足现状者,从不等待不思进取、坐享其成者,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。作为党员干部要使自己的工作出类拔萃,务必在工作中善于思变,以变促新,以新带变,不能小富即安、小进则满,更不能不思进取、固步自封,务必不拘泥于书本、不拘泥于经验,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,敢为人先,通过思维、观念的创新来推动体制的创新、制度的创新,从而闯出新路子、干出新事业。
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,国家要有前途,民族要有希望,离不开一大批有责任担当的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。新时代应有新目标,新常态唤新作为,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知责有为、居安思危、创新求变、善作善成,方能在新常态下实现的奋斗目标!学习强国积极性不高
文章推荐: